刚刚过去的一周时间里,满周岁的创业板无疑成了公众关心的“宠儿”——短短5个交易日内,仅通过大宗交易系统,就有11家创业板公司遭到股东减持,减持交易57笔,减持总数超过3850万股,成交金额超过10亿元。
国内的资本市场一直视高管减持为洪水猛兽,这显然是出于以下逻辑的考量:如果连最熟悉基本面的创始人、高管们都不看好股价,上市公司的情况又能好到哪里去呢?而对于很多尚不熟悉“股权多元化”的投资者来说,创业板减持市值大、套现欲望强的特点也着实让人心生忧虑。
或许是为了消减这种忧虑,创业板减持的时间门槛被立马抬高。不可否认,此番新规的出台有助于缓解创业板公司高管的套现冲动,稳定市场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,还能防止一拥而上引发不良的示范效应,导致二级市场股价的非正常波动。不过,仅从时间上延长上市公司高管的减持期限也并非“治本”之策。
笔者最近看到了苹果公司的股权结构,创始股东的股份少得可怜,公司的成长性却有目共睹。可见,真正要规范限制的不是高管减持这件事,而是急于套现的短视行为。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国内创业板市场来说,激励创业板高管成为公司的价值投资者,不沦落为资本市场上的套现者和投机者才是关键所在。
福建猎头